一、操作规范
1.控制冷却速度:
冷却剂的温度应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冷却速度过快或过慢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冷却剂温度过低,冷却速度太快,而有些油品的凝点偏低,当冷却速度快时,随着油品黏度的增大,晶体增长很慢,在晶体尚未形成坚固的石蜡“结晶网络”前温度就降低很多,使测定结果偏低。
冷却速度越快,石蜡结晶越不全,形成的晶型结构越简单,测定的冷滤点越低;而冷却速度过慢,则会使石蜡结晶更完善,形成网状骨架结构,将液态油包裹其中,导致冷滤点升高。
2.确保样品纯净:
在进行测定前,必须除去油品中的水分和杂质。
水分在0℃时开始结晶,会使测定结果偏高;杂质将阻碍油品中的蜡形成结晶网,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3.正确安装和使用温度计:
温度计必须固定好,以免因其活动而破坏结晶网的正常形成,造成测定结果偏低。
若用玻璃管温度计检测各冷槽的实际温度与温控仪的显示值不一致时,则需作修正。
4.设定准确的试验参数: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准确的试验温度和时间。
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测量误差。

二、仪器维护
1.定期检查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是测定冷滤点的关键部件之一,其精度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定期检查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和性能,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2.保持过滤器清洁:
过滤器的性能和状态对冷滤点的测定至关重要。
定期清洁过滤器,防止堵塞和污染影响测量结果。
3.校准仪器:
定期对凝点冷滤点测定仪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校准过程中,应使用标准样品进行比对和验证。
4.保持仪器清洁:
经常检查仪器外观并及时清除表面的灰尘、脏污、油脂、霉斑等。
避免将仪器放在过分潮湿、高温或阳光直晒的地方,以及接触腐蚀性物体。
三、人员培训
1.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责任意识,确保正确、规范地使用仪器。
2.建立操作规程: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理措施。
督促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规范操作、仪器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凝点冷滤点测定仪的测量精度。